香港随笔

世上有两种浑浑噩噩,一种是不知进取的浑浑噩噩,另外一种是忙忙碌碌看似努力的浑浑噩噩。前一种浑噩,大多数人对其颇为警醒,总会奋力挣扎出来,所谓一时的浑噩。然而后一种浑噩,披着上进的外套,陷入其中的人不知不觉一辈子就过去了,所谓一世的浑噩。(点击标题阅读)

历史的天空下

纪晓岚埋头校对了将近二十余载的《四库全书》,彼时外面的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。纪晓岚好奇过吗?听说过吗?如果他地下有知,会不会觉得西方世界的飞速发展比《阅微草堂笔记》里的狐仙故事更加怪力乱神?(点击标题阅读)

Understand Myself

如果一个人持续不断地窥探自己的内心,他最终看到的是什么?他看到的,从来都不是自己的初心,而是被自我窥探的失落和痛苦polish过的内心。结果被观察所影响,这大约算心理学上的观察者效应。(点击标题阅读)

和而不同

昨晚看了《社交网络》,电影的节奏感一流,叙事真的非常不错。虽然大卫芬奇声名远扬,但我在看这部电影之前一直都对他不怎么感冒。看到电影中的Mark穿着帽衫和大裤衩穿越哈佛校园的时候,在人声鼎沸的酒吧里和朋友厮混的时候,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今年以来第一次思念美国。(点击标题阅读)

Life Science Consulting入职一年的一些思考

入职life science consulting firm以来,有很多人在LinkedIn上联系我,但有时候工作太忙,没法一一回复。其实大家的问题都大同小异,都是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一下生物医药咨询到底是不是适合自己的career path。我写这篇文章,并不是要居高临下地给什么建议,也不涉及面试技巧,只是单纯的记录一下入职一年的所思所想,描述一下what your life will be like as a life science consultant。我知道很多博士朋友纠结于要不要离开学术界进入咨询行业,如果有幸能给有需要的人一些启发,何乐而不为。(点击标题阅读)

1Q84: 才没有什么平行世界

最近读完了1Q84第一部和第二部。阅读体验从愉悦到痛苦,从开头的引人入胜到最后的想努力挣脱。这是我看过村上春树的第二本书,第一本是《当我在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》,我很喜欢他的文风,于是又找来他的1Q84看。这两本书的风格实在是天差地别,不过还是能感受到村上笔下那个很有风情的日本社会。(点击标题阅读)